查看原文
其他

弘博头条 | 文物科普栏目应该这么做

2016-01-22 玩乐学 弘博网


【导语】既之前微信发布☞上博推出“每月一珍”讲述文物背后故事 后,小编在河南省博物院的官网上发现了《每周一品》栏目,同样是传播文物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科普类栏目,也受到了广泛好评。据了解《每周一品》诞生于2012年,该栏目通过文物名片、深度品鉴、文化解读、比较研究、趣味猜想、相关链接六个部分全方位介绍、品鉴文物。

栏目内容
1文物名片

简要表述文物基本信息。


2深度品鉴

详解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3文化解读
从社会背景角度深度文物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  

▶"龙纹白玉璧"的文化解读部分就介绍了玉璧的发展及应用情况。

4比较研究

从纵向、横向两个角度,对同类型器物展开比较。


▶"妇好鸮尊"对比研究板块,与猪尊、象尊等青铜鸟兽尊做对比和介绍。


5趣味猜想
就文物的有关问题提出疑问,邀请公众参与互动
6相关链接
对文物蕴含的相关信息的再补充


栏目特点
信息量大,通俗易读

一些博物馆网站的文物介绍要不就很短只是简要介绍要不就很长接近论文,《每周一品》则通过六个部分把文物及其相关信息全面呈现,该栏目目前已涵盖100多件文物,除了馆藏文物还介绍了其它精品文物,让读者在展览之外也能感受到文物的存在。并且文章风格通俗易懂,结构清晰。


专家团队写作

《每周一品》的的撰写团队都是由院内及其它机构的考古、历史、文物专业人员组成,所以文章保证一定的专业与严谨度。


在栏目的最右侧特别注明了作者照片及简介,这对作者及读者的宣传与尊重值得称赞。
读者参与互动
栏目中设有问题及反馈邮箱,启发读者思考的同时与读者形成互动的双向关系。



‍——博物馆文物科普栏目面临的问题

不管是河南省博物院的《每周一品》,还是上博的《每月一珍》,这类栏目都是利用文物资源普及文物知识,讲述文物故事方面的优秀案例。但即使受到好评,也同样面临着一些问题:


▶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仍然有不少博物馆的爱好者并不知道有这样的栏目,一来可能是读者不太容易关注到博物馆网站栏目,另外也并没有将栏目推广出去的好渠道。小编认为在举办文物相关展览时以及大众媒体、论坛等等方面可以考虑着重宣传推广。

 

 传播平台与公众阅读体验

既然面向公众科普推广,文章的要求首先就是要保证读者能够读得懂,并且在读得懂的同时又能保证文章严谨性,在这方面这两个栏目文章都可以算得上优秀。


但在阅读平台的发布上两个栏目都是承载于网站传播,并且都有相关书籍出版(《品鉴、《琳琅》)。但对于移动端的普遍被广泛应用的时候,能坚持进入官网网站,点开栏目阅读的爱好者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多平台如公众号、app、数据库、等多平台的传播应该是今后发展的可以考虑的方向。但这仍然可能仍然要结合这些平台的特点而设计,比如像“app应用究竟适不适合像文物科普文这样深度文章的阅读”这类问题需要考虑其中。


公众互动性

 观众的互动机制也需要进一步的优化,《每周一品》栏目的趣味提问已经有互动倾向,但通过邮箱这种方式来互动可能成效有限。需要新的平台或者新的方式与读者形成良好互动,从而促进更好地传播。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每周一品》栏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